硬核连长郭恩志:自创“三朵花”战术以40人击毙美王牌师800人

发布时间: 2024-01-31 作者: 媒体报道
新品:硬核连长郭恩志:自创“三朵花”战术以40人击毙美王牌师800人

46技术硬,93不要命!

  原标题:硬核连长郭恩志:自创“三朵花”战术,以40人击毙美王牌师800人

  它用战士们的血肉而铸成的悲壮防守线,也是一场肉体对钢铁、轻步兵战术对飞机大炮的巅峰对决。

  眼看志愿军已经快要转移成功,但255.1高地上的炮火却越来越猛烈,8连也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

  “不论如何,都要将8连的勇士接回家。哪怕只剩下一名战士,也要将我们的战友接回来!”

  就在大家都绞尽脑汁为营救8连想办法时,8连连长郭恩志却带着战士们平安返回了营指挥所(400高地)。

  令人震惊的是,郭恩志带着40多名战士不仅躲过了轰炸机和大炮的轮番轰炸,还以牺牲16人为代价,换取了800多名美国大兵的性命。

  “三朵花”战术,是由连长郭恩志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自创而成,而三朵花分别代表着“梅花”、“一串红”以及“荷花”。

  “梅花”是指我军用炮弹在敌人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分别打一枚炮弹,等这四颗炸弹一爆炸,敌人就会本能地向中心聚拢。

  当“梅花”将敌人聚拢在中间后,机枪手再对着敌人疯狂扫射,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歼灭更多的敌人。

  在“梅花”和“一串红”都完成后,早已埋伏好的突击小组像“荷花”一样,从两侧将敌人包围住,用手榴弹、刺刀等武器尽可能多的消灭敌人,让敌人插翅难飞。

  之所以创造这种独特的打法,是因为8连的战士在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大部分的同志都牺牲在了这片土地上,剩下的人也仅仅只剩下40多人。

  但这种打法之前并没有实践过,到底能不能取得效果还是个未知数。郭恩志将战士们聚拢到一起,希望我们大家能够给这个战术提点意见。

  “到时候大家看我号令,我开第一枪后,炮手朝四个方向开炮,送敌人一朵梅花。”

  “我开第三枪时,突击小组马上将敌人包围起来,手里有什么武器都用上,给我往死里打!”

  另一边,美军为了可以快速搜索到志愿军,所有人按照一定距离分散前进,想要借助地形掩藏自己。

  但这些美军多少都有些松散,因为大家都认定这个高地已无志愿军了。即便有,也是个别的幸存者,不会有什么战斗力。

  不远处的炮手,早就开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郭恩志手中的枪,生怕自己贻误战机。

  信号枪响起,炮手按照之前的安排,对着美军四个方向各打一炮,四枚炮弹精准落在了指定地点,果真形成了“梅花”之态。

  而美军的这一行动正好符合郭恩志的预期。看到美军的人已经聚拢地差不多了,郭恩志随即开出第二枪。

  机枪手听到信号,马上用手中的机枪扫射美军最为聚集的地方,一下带走几十个美军的生命。

  在两侧的战士们早就蓄势待发,郭恩志的信号枪刚响,战士们就快速将美军包围起来。

  没过多久,剩余的这些美军就被突击小组歼灭,山谷中再没有美军的嚎叫,只留下了一地尸体。

  而美军接下来的行动,果然不出郭恩志所料。在看到派出的部队全军覆没,美军将领立刻就下令轰炸高地。

  好在8连战士们早就躲进防空洞中,非但没有造成一点伤害,反而为我军提供了一点休息的时间。

  趁着美军的大炮暂时无法发射,郭恩志带着战士们重新再回到战场上“补充弹药”。

  这场战斗看似简单,却又没那么简单。因为它的胜利,是连长郭恩志早早预判到美军的行动并做好相应的战斗准备。

  铁原狙击战打响后,他奉命来到高台山驻守,要不顾一切代价阻止美军前进的脚步。

  高台山的主峰是255.1高地,左右两侧分别是200高地和无名高地。200高地与无名高地之间有一道沟。

  这三个高地中,主峰255.1高地距离最远。而200高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坦,而且树木众多;无名高地则崎岖坎坷,到处都是陡崖峭壁。

  从战略位置上讲,200高地是守住高台山的关键。只要200高地不失守,美军就休想前进一步。

  从兵力上来说,郭恩志的8连仅剩四十多人,其余战士都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上。而就连这几十人的队伍中,每个战士都或多或少负了些伤。

  而我军却只有六零炮可以勉强与之相抵抗,其余的手雷和手榴弹不能造成太大的伤害不说,数量也不是很充足。

  而身体负伤、装备落后却都不是眼下最紧要的,因为,战士们的生存口粮都已所剩无几。

  在严冬之下,没有食物的补充供给,战士们的战斗力都将会大幅度的降低,甚至会因此丧命在这绵绵不绝的深山中。

  反观美国的军队,赶路全靠机动车。牛排、香肠等美食应有尽有,午餐肉罐头等便携食品更是不计其数。

  虽然美军有飞机大炮和燃烧弹,可这些武器大都是消耗品。每次打出后都需要暂时熄火一段时间再进行调整。

  而他们每次开战,都会先将整个山头轰炸一遍,军费开销慢慢的变成了一笔天文数字。

  这种防空洞的优势就在于,既能避免美国轰炸机带来的伤害,又能随意选择攻守位置。

  所以在郭恩志到达高台山后,就带领战士们修建这种新型防空洞,为接下来的战斗打好基础,同时召集一二三排排长开会讨论美军的下一步动作。

  “轰炸不用怕,咱们躲在防空洞里就行了。但现在有三个高地要防守(255.1高地、200高地以及无名高地),关键是怎么安排兵力。”

  “我感觉200高地最重要,而且是这场仗的关键,应该派战斗力最强的战士去驻守。”

  二排被安排到200高地,一排被安排到无名高地,而三排则被安排到255.1高地负责侦查和支援。

  连长郭恩志说完这句话后,排长们就立马带着战士们,来到自己的预定地点埋伏起来。

  尤其是255.1高地,这个被敌人认为是志愿军指挥所的地方,自然也得到了美军的“特别照顾”。

  等到距离只剩下30米时,二排战士们如鬼魅般出现在美军身边,杀死了六十多个美国大兵,逼得他们只能暂时退下,然后用炮火继续攻击200高地。

  等到炮火停止时,郭恩志就发现,美国人已经将目标转向了一排驻守的无名高地。

  虽然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但美军部队人数众多,武器又先进,光靠着一排战士死守无名高地一定会造成极大伤亡。

  想到这里,郭恩志立刻带着宋乃成(六零炮手)和王森茂(重机枪手)来到无名高地上,将自己自创的“三朵花”战术应用到战斗中。

  上文提到过,8连的战士们消灭了两百多美军,除去在200高地被二排消灭的六十多人,一排战士们也在无名高地用“三朵花”战术消灭了一百多个美国大兵。

  在与志愿军交手并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美军指挥官不想再浪费士兵的生命了,他心想:

  谁知,山上的志愿军突然对着修建的工事发射一枚炮弹,毫无意外,一下便炸伤了许多美军。

  在经过一天的战斗和担惊受怕的修好工事后,这帮美国大兵早已经疲惫不堪,都想着晚上好好睡一觉。

  可郭恩志根本没给他们这个机会,趁着美军所有人熟睡之际扔下几枚手榴弹,将所有人都炸了起来。

  可当美军穿戴好、拿好武器准备反击时,郭恩志早就带着战士们回到了高地上,顺便还“打包”了一些武器。

  经过这一折腾,所有美军都不敢再睡觉了。只能既疲惫又生气的等着天亮时,去找志愿军报仇。

  可惜美国大兵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不论他们如何猛烈的进攻,最后都会被志愿军轻而易举的化解。

  鲜血染红了高地上的每一寸土地。而美军的尸体,将战壕堆积得都没有能下脚的地方。

  等到郭恩志发现无法联系团部求援时,他知道,或许今天大家都要牺牲在这里了。

  在郭恩志的鼓舞下,八连战士做好最后的战斗准备,从美军最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

  可郭恩志却从他们的眼神中明白了,抱着“宁死不做俘虏”的决心,他与仅剩的战士毅然决然地跳下了悬崖。

  就这样,在3营指导员为无法支援八连着急上火时,郭恩志自己带着剩下的战士回到了400高地。

  考虑到战斗即将接近尾声,八连战士们又都连续激战六天六夜,身体已经到了极限,营指挥部决定让九连接替八连驻防,将八连换下来让他们好好休息。

  心思缜密的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在转移过程中的漏洞,令联合国军趁虚而入,将志愿军拦截、包抄,试图阻止我移的脚步。

  在整个转移过程中,铁原成为了双方争夺的交点。因为,这里不单单是我军后勤的大本营,更是志愿军东西两线的交点。

  在这种情况下,李奇微将任务交给了范弗里特。而我军则将这个“防卫重担”,交给63军军长傅崇碧。

  范弗里特的手中,有着美国和英国的机械化部队共五万多人,1300多门火炮,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范弗里特的五万人有暖和的棉衣和营养丰富的饭菜,我军却已经陷入吃不饱、穿不暖的窘迫境地。

  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土豆早已经冻得冰冷坚硬,只有放在腋下暖和一下才能咬动。

  为了能够顺利吞咽,战士们只能随手抓一把雪塞进口中,混合着炒面粉一同吃下。

  在美军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我军补给线后,即便如此简单的粮食,也已经没办法得到补充。

  若是铁原防线被冲破,我军的境地将变得十分被动,更会有数不清的战士将会因此牺牲。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在铁原坚守至少十天,才能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多坚持一天,大部队就多一天时间转移。

  起初,傅崇碧将战士们分为多个梯队和小组进行防守,来使得敌人无法靠近阵地。

  但美国并不给傅崇碧战斗的机会,直接用炮火攻击阵地,带走了无数战士的生命。

  于是,傅崇碧改变了之前的战术,并让战士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选择比较适合自己且有效的打法。

  就这样,当郭恩志接收到驻守高台山的命令奔赴战场后,结合自己多年的行军经验创造出“三朵花”战术。

  在没有先进的武器和足够的食物情况下,在面对比自己多几十倍不止的敌人时,8连战士却用16人的牺牲换来了800名美国士兵的死亡,更是在六天六夜里,令美国王牌部队不得前进一步。

  因为其中包含着他超人的洞察力以及过硬的军事素养,更包含着战士之间相互信任、配合以及英勇无畏的精神。

  高原山上的胜利,是铁原阻击战胜利的关键一环,更是所有志愿军浴血奋战的一个缩影。

  抗美援朝是一场艰难又无畏的战斗,无数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

  而无数个“郭恩志”也在为我们的领土安全而终身奋斗,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