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技术硬,93不要命!
1935年“逐个·四”暴乱失利,活下来的队员在于得水的领导下,转移到昆嵛山中,成立了30多人的赤军游击队,以昆嵛山为根据地,同敌人打开游击战。
昆嵛山坐落文登、牟平、乳山三县交界处,山高谷深,千山万壑,老蜂窝为于得水和赤军游击队供给了天然的隐蔽所。
乡民张元信家做面粉生意,得知赤军有困难,张元信和兄弟张元刚便无偿地为居住在老蜂窝的赤军兵士送干粮,一送便是3个月。
脚蹬洞边藤蔓,攀上洞外斜石板,再向北爬,双手捉住岩角,才屈身钻进溶洞。洞口仅容一人经过,洞内向左右延伸,能容下十几人。
昆嵛山赤军游击队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后,于1936年4月在“老蜂窝”举行了训练班。在训练班,赤军游击队员们首要学习中心印发的《俄罗斯革新的经历》和《中国工农赤军游击队》等资料,并结合“逐个·四”暴乱和赤军游击队活动的状况做评论。
为了防止暴露目标,游击队员们每天只吃两顿饭,天明时吃早饭进洞,傍晚后才出洞回王开仁的山庵里吃晚饭。进洞后就不能随意出去,连大、小便都要等侦查员确认安全后,才能到东边的石硼缝去。尽管如此,队员们的心情仍是很达观,学习空隙还会不时地小声哼唱《中华民族危亡在眼前》和《大雪飘飘在天空》等歌曲。
当训练班举行第二期时,被发现,敌人开端剿山。但接连搜山却连游击队员的影子都没看见,当疲乏的敌人走出深山幽谷,游击队便曲折山里山外,四处袭扰敌人。晚上,游击队员扮装反击,到敌人驻地突击;白日则形成大队人马前进昆嵛山的假象,招引敌人前来剿山。游击队员们白日在山上“放石炮”,犹如万炮轰鸣;晚上则在山林焚烧,火焰冲天,搞得敌人日夜不得安定。所以一个说法处处撒播:昆嵛山中遍地是!
1936年6月,于得水带领部分兵士夜袭昆嵛山东界石村“联庄会”,缉获长短枪20余枝,子弹2000余发;1937年春,于得水带领20多名游击队员消除敌垒子盐务局盐警部队,缉获长短枪20余支……游击队就这样在昆嵛山一带坚持奋斗,历经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战役后,1937年12月24日,昆嵛山赤军游击队参与天福山抗日装备起义,并以这支部队为主体组建起“山东公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榜首大队,于得水任大队长。
当时,昆嵛山赤军游击队与刘志丹领导的赤军陕甘游击队齐名,成为山东仅有的赤军装备、中国北方仅有的两支赤军装备之一,作为胶东革新的火种确保了胶东革新的连续和开展。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