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特写 你不知道的地震救援“冷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2-04 作者: 汽车赛车服饰

  大量震后救援经验表明,震后七十二小时是地震救援的最佳时间,在震害伤亡中有70%的人是因为在地震发生后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救助而死亡的,因此,利用各种紧急救援装备,对被困者开展及时有效地施救,可以大幅度减少地震中的人员伤亡。

  及时有效的震后救援离不开救援通道的开辟,搭建救援通道离不开的主要有支撑、破拆和绳索技术,也就是使用合理的装备器材在混凝土结构物件或其他障碍物上创建营救通道。

  破拆就是在创建营救通道过程中,遇到不能移动的建筑废墟构件,或压在幸存者身体上的构件做安全有效的切割、钻凿、扩张、剪切等,以此开辟出足够救援人员和被困者出入的通道。

  在搭建救援通道的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安全就离不开有效的应急救援支撑结构。一般是利用我们的支撑器材,配合一些辅料进行临时支撑、半永久支撑和永久支撑。绳索救援技术,则是一项很复杂且专业性很强的救援技能,是结合现场情况及特殊地形采取绳索作业的救援行动,完成绳索救援需要开展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以及掌握过硬的绳索技术。

  我们在进行科目设置的时候,最大限度地考虑最坏因,大多数科目设置时都糅合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救援技术。以此来检验我们的消防员实战救援能力。

  向上支撑破拆救援,模拟地震发生造成建筑发生结构损坏,1名人员被困于高层夹层中央,夹层上层没办法抵达,周围危险性大。被困人员受伤,无行动能力,需要从夹层下方垂直向上破拆,开辟救援通道。我们应该先制作大跨度的支撑构件,防止废墟构件垮塌和后期破拆时砸落,制作支撑构件的同时也一并将操作平台搭建起来,然后要钻出观察孔,通过观察孔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和确定破拆的点,然后实施破拆,开辟出救援通道,将被困人员救出。这个科目的难点在于在大跨度的情况下制作垂直支撑,以及克服重力向上进行破拆。

  风力发电机救援是此次拉动中,操作位置最高的科目,需要队员们在92米的高空进行救援作业。该科目模拟地震发生后两名风电检修工人在作业的过程中被困高空平台上,并且两人都有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的受伤或疾病,一旦被困时间过长,极易造成人员悬吊创伤难以逆转的重症。救援人需要利用绳索搭建绳索释放系统和定点转移系统,在92米的高空,利用DRT的双绳技术对被困人员进行转移、救出。对救援人员的绳索技术和心理素质有很高的要求。

  垂直安全横向破拆救援,是本次拉动演练设置科目中,技术糅合最多的科目。该科目是模拟地震发生后,地面建筑及地下建筑发生结构性损坏,有1名人员被困。救援队伍需先将覆盖件进行支撑、移除,后进行向下安全破拆,探明情况后进行绳降,并于底层开展横向破拆,打通救援通道,并对破拆出的通道进行支撑固定,将人员从救援通道原路救出。这个科目涉及到支撑移除、破拆、绳索技术应用,对人员的技术掌握、体能储备、结构估算、人员配合都有较高的要求。

  高空破拆救援,是绳索技术和破拆技术的综合应用。该科目模拟地震后,建筑整体垮塌,楼内无法通行,三楼有人员被困,救援人需要通过架设绳索悬垂并实施横向破拆救援,将伤员转运到指定位置。在真实的操作时,我们除了DRT绳索技术的应用。还涉及人员在空中的悬停作业,破拆器材利用绳索运输。悬空进行破拆作业等要掌握、克服的难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