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4日22时左右,我国中远海运集团旗下“中远荷兰”号经过10天11夜飞行,抵达苏伊士运河锚地。从新加坡动身,穿过马六甲海峡,跨过印度洋,过亚丁湾后进入红海,航程近万公里。
这样动辄十多天甚至数月的飞行,对“中远荷兰”号船员来说是粗茶淡饭。远洋飞行,需求披荆斩棘的豪情,更需求守得住孤寂的担任和勇气,船员看似单调的人生,无太多浓墨重彩,却在日夜兼程中书写着我国帆海作业的大情怀。
关磊,31岁,“中远荷兰”号大管轮,帮忙轮机长担任机电设备的正常作业。远洋生计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阅历是利比亚撤侨。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国内产生武装冲突,安全形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在利比亚公民的人身安全。撤侨举动,十万火急。其时,关磊担任三管轮的中远“天福河”号轮船正飞行在从欧洲回来我国的途中。
船长周明亮和政委杨连海接到上级指令后,当即安排整体船员参与利比亚撤侨举动。关磊回忆说,货轮的一台增压器其时呈现了毛病,但由于情况紧急,“天福河”号将这台毛病的增压器关闭,克服困难,竭尽全力前往利比亚撤侨。
2月26日深夜,“天福河”号停靠在利比亚米苏拉塔港待命。关磊清楚地记住那个夜空被爆破火光撕裂的夜晚。“爆破声很密布,咱们在船上听得很清楚。559名我国同胞等候撤离,护卫他们的车辆在港区排起了长队。”
船上本来储藏了24名船员的食物配给,一会儿要处理559名同胞的吃饭问题。关磊和搭档们只能将蔬菜剁碎混合大米熬成粥,让每一名同胞都能吃上一口暖洋洋的饭。部分船员的房间也腾出来给同胞们寓居。
“天福河”号舷梯入口处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祖国欢迎你”。见到这一幕,不少同胞热泪盈眶。关磊动情地说,其时的情形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两天半日夜兼程,“天福河”号轮船顺畅抵达希腊,我国同胞安全踏上归途。
海上飞行,遭受险情在所难免。参与海难救助举动既是国际责任,也是我国船员一向秉承的优良传统。
陈道明,上海人,1967年生,帆海生计30年,经过大风大浪,曾参与过5年前“中远中河”号对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海遇险的一艘外籍渡轮的救援作业。
2012年2月2日,一艘载有大约350名乘客的渡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近海淹没。在收到澳大利亚搜救中心转发的遇险信息后,途经这一海域的“中远中河”号当即向公司总部陈述,请求调转船头参与解救。
陈道明和记者说,在征得上级赞同后,“中远中河”号当即全速归航,大约两个小时后抵达事故现场,随后当即展开搜索救援。
“我其时在驾驶台操舵,要尽或许操作船只挨近遇险人员乘坐的两艘救生筏,我们齐心协力,历时4个多小时,成功救起29人,其间还有4名儿童。”
2012年3月5日,澳大利亚海事局向“中远中河”号颁布海上救助奖章,以赞誉“中远中河”号整体船员在那次救援举动中所表现出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时光荏苒。跟着我国开展和帆海作业的前进,愈加现代化的船队和更具国际视界的船员接过前史的接力棒,在一次次扬帆起航中编写新的开展篇章。
“中远荷兰”号政委郑明华和记者说,30多年前,懂英文的船员很少,跟外界打交道需求依托专职翻译。现在船员大多从正规帆海类院校结业,专业水准很高,尤其是主修帆海专业的驾驶员和主修轮机办理专业的轮机员。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赋予宽广的“蓝色舞台”以新的年代内在。跨过大洋的“中远荷兰”号船员们,归于我国,更归于国际,在与外界的往来中增进了我国与国际的了解,在协作共赢中推进文明的前进。
“远洋货轮常常要停靠一些外国港口,船员要与外国港区作业人员沟通,所以说,这些船员不仅是把我国货物运输到欧洲的搬运工,更是展示我国国家形象、促进我国与国际互动沟通的活动手刺,向国际展示我国正能量的窗口。”郑明华说。
货轮走到哪里,友谊的种子就播撒到哪里。2016年圣诞节,“中远荷兰”号停靠德国汉堡港。汉堡港区作业人员给“中远荷兰”号船员们送来一棵圣诞树,为整体船员送上圣诞祝愿。
每一次动身都值得等待。眼下,“中远荷兰”号正慢慢飞行在苏伊士运河上,估计经过整个运河需求12小时,之后将起程前往欧洲。信任“中远荷兰”号飞行到哪里,我国船员的荣光与愿望就会开放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