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罗屿港口:福建最大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正式投入运营

发布时间: 2024-01-27 作者: 新闻中心
新品:重磅!罗屿港口:福建最大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正式投入运营

46技术硬,93不要命!

  9月26日上午,在罗屿港口9号和10号泊位上,希腊籍“天使海利”轮上满载着近25.56万吨进口铁矿在三台卸船机同时卸船作业下卸入罗屿港口9号和10号保税堆场,这是罗屿港口成功首靠第一艘巴西淡水河谷25万吨级外轮,也是罗屿港口保税堆场成功开展第一单保税业务,标志着罗屿港口与巴西淡水河谷合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也标志着这个福建省面积最大的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正式投入运营。

  莆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傅冬阳,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金清,北岸党工委书记林修岚及福建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和客户代表等到场参加庆祝活动,共同见证罗屿港口建设发展历史中的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傅冬阳在活动上致辞,他说,罗屿港口作为省政府“两集两散两液”发展格局中的核心港区,今年以来捷报频传,继7月份罗屿港口铁路支线万吨级外轮顺利靠泊之后,今天又迎来了全省最大大宗散货露天保税堆场投运和巴西淡水河谷25万吨级外轮首靠成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罗屿港口建设迈进了新的发展里程,将进一步推进莆田市港产城“三位一体、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有力推进莆田港口在“一带一路”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将为莆田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大潮,建设新福建贡献新的力量。

  据悉,罗屿港口9号和10号保税堆场总面积13.6万平方米,分为4个区域,可堆存铁矿石250万吨,露天保税堆场大多数都用在开展大宗散货保税物流业务,承接来自国外的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保税仓储,保税堆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之后,将逐步提升罗屿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幅度的提升货物通关效率,大幅度节约大宗散货周转物流成本,对罗屿港口提升港区核心竞争力、发挥东南沿海地区枢纽港地位、打造东南沿海铁矿石贸易集散地具备极其重大推动作用。

  此次靠泊的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天使海利”号,船长321.95米,船宽58米,吃水20.4米,载重26.07万吨,实载25.56万吨铁矿。本轮矿石货主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矿砂)生产和供应商,每年铁矿石产量超过4亿吨,近几年出口中国矿石量均超过2亿吨,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下阶段,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将在罗屿港口在保税堆场开展铁矿石保税、混配矿等业务,着力把罗屿港口打造为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混配矿基地。

  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久存储商品的区域。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能够直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余款退回货主。

  又称保税仓库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是中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别的地方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对保税区也实行较区外相对优惠的政策。

  保税港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加工、物流等功能的特殊经济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区的政策。主要税收政策可概括为:境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

  保税港兼具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与保税区相比,保税港区区港一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出口加工区相比,保税港区具有的物流分拨等功能,使其与境外、区外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与保税物流园区相比,保税港区允许开展出口加工业务,使其更具临港加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