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技术硬,93不要命!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19日,是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总部在上海,下设15家维修基地/分公司,维修布局覆盖上海总部及全国其他14个省市、国内外站点300余个,管控着包括A320、A330、A350、B737、B777、B787等超700架飞机,管理发动机1600余台。公司目前在册员工数超13300人,具备整机放行资格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2500余人、持有民用航空器修东西的人执照5600余人。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专门干飞机维修与工程服务,业务包括航线维修、飞机大修、机队管理、飞机选型、航材与供应链保障、附件维修、培训等,涵盖飞机完整生命周期。企业具有包括中国民航CAAC、中港澳联合维修认证JMM、美国FAA、欧洲EASA、新加坡CAAS,以及泰国、印尼、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维修证照。
从2010年开始,东航技术引入能够直接进行视频录制的内窥镜设备,并要求每次孔探检查过程都保存视频纪录。基于此,东航技术开始尝试利用在发动机孔探检查中积累的数据优势,与AI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将数据和经验转化为AI能力,识别孔探视频中的发动机损伤,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传统的“人工孔探检测”有几率存在的疏漏,切实保证在翼发动机运行安全。
在研发的过程中,东航技术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整理公司长期以来收集到的所有孔探视频,并对视频进行抽帧,获得损伤缺陷图片,并对数据来进行了标注。在标注过程中,东航技术的发动机工程师们付出了大量心血,遇到不确定的问题第一时间和孔探专家反复确认。经过一系列繁杂的过程,终于得到数千张判断准确的损伤数据,训练出可识别发动机内部缺陷的模型。期间工程师们需要反复测试AI的检测结果,总结AI漏检和误检的规律,并再次针对性地收集缺陷数据去训练模型。遇到某些容易被误检的特征,还需收集一定的负样本做训练。通过对模型不断的测试,收集数据,训练,再测试,再收集,再训练,经过如此往复几十次的迭代,最终得以使AI算法训练出高准确率的模型。并将此技术运用到日常孔探检查中。
随着东航机队规模的逐步扩大,孔探检查工作量一直上升,东航技术“发动机智能辅助孔探”将不断帮助孔探人员快速识别发动机损伤,提升工作效率。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任妍)上市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长期资金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长期资金市场,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申佳平)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工业与信息化部近期组织并且开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试点工作,旨在遴选一批示范企业、优秀产品和典型解决方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促进提升行业数据安全保护水平。 据了解,试点内容分为必选和可选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