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公里,独特的自然资源,赋予了阳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也孕育出深厚而具有特色的海洋文化。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也为阳江海洋旅游提供了条件,吸引了更多市民游客前来阳江“面朝大海”,体验海钓活动,促进我市海洋旅游产业及新业态发展。
“上钩了!上钩了!今天在船上解锁鱿鱼最鲜美的吃法!”“石斑鱼、金线鱼、海鲈鱼、黄鳍鲷鱼……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在某网络视频平台,有网友分享了其海钓的过程和战果,收到不少网民的点赞和关注。该平台也催生了“海钓先生”“野行涛哥”“OK哥环球探海记”“大豪夫妇”等海钓网红大咖。据某机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钓鱼人数约有1.6亿,18岁以下的钓鱼人群占总数的13%,18至24岁占10%,25至45岁占46%。我国钓鱼产业的参与人数增量多,整体的年龄趋势也有了明显的偏向,钓鱼活动已不再是属于中老年人群的“专利”,而是逐渐向年轻化、时尚化、创意化转变。
“手拿钓竿,带上保温箱,穿上防水衣和救生衣,与三五钓友租船出海,是我们假期的日常,也是生活的乐趣之一。”海钓爱好者林进宇向记者介绍,面朝大海,落日余晖,挥竿海钓,与海天同框,在海钓中能体验不一样的浪漫,集休闲、健身活动于一体的海钓从原先较为小众的休闲项目逐渐出圈,成为热门的海上旅游活动之一。他说,跟钓友们以海为擂,通过探鱼器寻找鱼群,在海边大秀钓功,把一条条鱼收入“囊”中,经过简易地处理后食用,那味道怎一个“鲜美”了得,那感觉怎一个“爽”字形容?
市海钓协会秘书长陈中伟表示,阳江作为海滨旅游度假胜地,前来阳江海钓的市民游客增多,我市也举办了多次国家级和省级的海钓大赛,促进我市滨海文旅产业繁荣发展,休闲的海钓也成为阳江旅游闪亮的名片。
有网友分享了他某次出海海钓的账单:租船出海人均2000元,租赁海钓工具花费800元,购买防晒装备350元,还不包括在船上饮食等消费。该网友说,那次钓上来的鱼价值不够400元,虽然每次花费都不少,收获也甚微,但海钓带给了他很多新奇有趣的体验。那么,有“海上高尔夫”之称的海钓,到底魅力在哪里?
资深海钓人陈秋生从2009年接触海钓运动,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年少时,因为常常跟着伙伴去钓鱼,他也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陈秋生介绍,海钓是一种解压运动之一,海钓以矶钓、船钓、鱼排钓和路亚为主,海钓人群分为专业钓手、比赛选手和业余兴趣人群三种。陈秋生表示,对于海钓,他经历了从开始的单纯喜爱,到越玩越喜爱,再到“上瘾”的过程,海钓的迷人之处在于其本身的神秘感,钓手对水下面的鱼钩有所期待,当鱼上钩时会给钓手带来收获感,刺激着钓手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海钓还能给钓友们带来的丰富的乐趣、独特的体验与成就感,这或许就是海钓受欢迎的原因。
阳江海洋资源丰富,适合海钓的地方比较多。陈秋生介绍,在南鹏岛、大镬、二镬海岛至海陵岛之间的海域,当地渔民称之为“阳江湾”,这片海域水深暗流急湍,又是漠阳江出海口外海,江水夹带着大量微生物和矿物质,鱼群密集,海洋资源丰富,最适合进行海钓;海陵岛的地拿海、三山岛、马尾岛和东平葛洲岛是不错的矶钓钓点,闸坡的龟洲岛和阳江港分布着较多的渔排,是渔排筏钓的好去处。
近年来,我市丰富的海钓资源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海钓爱好者,海钓旅游正在迅速升温。记者从市海钓协会了解到,目前阳江本地海钓爱好者约有6万人,市场人数逐步扩大,每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左右;2014年自我省首个海钓基地落户东平镇后,阳江海钓旅游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每年专门前来我市海钓的外地钓客超10万人次。
海钓旅业怎么来实现高水平发展?“我市充分的利用风电场的海域资源和平台,规划建设风电融合海域休闲渔业园,这不但能发挥渔业管理、海上救助作用,而且为开发运营桩基垂钓、潜水、渔事体验、海景观光等离岸休闲渔业项目提供平台支撑。”陈中伟表示, 我市也正慢慢地增加海洋牧场的建设,给钓友带来了良好的钓场环境、丰富的鱼类资源和吃喝玩乐一体化的休闲娱乐服务,为钓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海陵岛为例,自2016年真正开始启动的闸坡现代渔港建设项目后,打造了一个休闲旅游基地,通过海钓+海洋休闲(美景、美食)等方式来进行有效融合,对于旅游、景区、民宿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推动作用,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海钓不同于一般的江河垂钓,必须要格外注意的事项比较多。陈中伟说,钓友应学习掌握航海、气象、救生等专业相关知识,海钓时应备齐个人防护器具和通讯装备;出海垂钓时,须检查船上的救生设备,熟练使用救生衣、救生筏、救生圈、烟火信号等救生装备,如遇海上突发事件,能够最终靠拨打电话或无线电设备做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