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加拿大一艘名为“探索者”的奢华邮轮,在南极邻近海域撞冰山淹没,所幸救援及时,船上100名乘客和54名船员均安全脱险,没发生像“泰坦尼克”号那样的惨剧。那么,如安在茫茫大海上对罹难船舶上的乘客和船员进行救助呢?老牌海上强国的英国就推出了一种海上救助担架,专门用于救助落海伤员。台湾《全球防卫》杂志11月刊载文介绍了这种新式担架。
关于现已落海的船员或乘客,大多是由救助者向他们抛出救生圈或绳梯,让其自行爬上救助船舶。但这适于救助一般海难中没有受伤并有彻底举动才能的人。而在剧烈的海战中,身负重伤动弹不得的水兵就无法用救生圈或绳梯了。对这些伤兵而言,海上救助担架是必不可少的。
由英国生产商推出的这款海上救助担架,外形跟一般医疗担架相仿,但在两边加装具有大浮力的硬塑胶浮筒,担架头尾部则系以涂上荧光粉的钢丝,便于救助人员辨认。该担架长度在1.58~1.93米,重约25~34公斤,可接受350公斤以上的分量,其最大特色在于,伤员能以“水平”方法进入担架内,然后不使伤员病况因重复搬动而恶化。这种救助担架都由绳子与救助舰艇相连,潜水员或其他救助人员发现落海伤员,然后游到伤员身边,为他(她)穿上救生衣,以浮泳方法把伤员带到担架邻近,并把伤员送入担架,然后暗示救助舰艇拉起绳子,把伤员接到舰艇上。
有了这款新式担架,救助人员在把伤员送入担架后,无需亲身护卫就能把伤员接到舰上。而救助人能依照舰艇指示,敏捷游到下一个救助地址,以尽可能进步海上救援的功率。
海上救助担架还有一个姊妹产品“海上帐子”,简单说便是增大数倍的海上担架,顶端罩以夺目色彩的篷布,便于医疗救助船舶辨认。救助人员可将几名伤员放在帐子内。因为有必要的医疗设备,可由医疗人员对伤情进行紧迫处理。但这种帐子的抗风波才能比较差,如风波较大,大型医疗救助船来的不及时,伤员病况恶化也会性命难保。
本年第一季度,北京接连呈现重度雾霾气候,渐渐的变多的我国人因雾霾移居海外。[全文>
]
自傲、自我、自在、达观而且欢迎改动,疏离宗教、政治和社会,自恋而达观。[全文>
]
13日,我国人民银行以确保金融安全为由,叫停了阿里巴巴和腾讯11日刚刚宣告推出的虚拟信用卡。[全文>
]
我国银监会宣告,包含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10家公司,已被选定参加出资我国第一批5家民营银行。[全文>
]
许多人以为雷达无所不能。令他们惊奇的是,依托这项技能至今也找不到消失的MH370航班。[全文>
]
一些票务公司和个人为了与“黄牛”作斗争,无法之下也得“以眼还眼”,外挂大战愈演愈烈。[全文>